曾经朝阳行业现后续无人千金难求蓝领有话说
我们的生活用品大部分不能离开它们,如,电脑,电话机,传真机,键盘,杯子等等这些塑胶制品就不用说了,像汽车和摩托发动机的外罩也是用模具做出来的,光一个汽车各种各样的模具就要用到2万多个
曾经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羡慕的行业, 每当和工友们聊天互相问起做什么工种时, 说出做模具的时, 别人说的第一个句话都是“哇!做模具的呀, 这个工资好高的哦, 还要不要人呀, 介绍我去学呗”。而今别人问起,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是做模具的。为何会反差这么大?
现正在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中国模具行业,眼下最缺乏的是熟练的、有技术的工人。那么,中国为什么缺少技术工人呢?重要更主要的原因却是如今的年轻人大都不愿意当蓝领工人。
对于现代制造业来说,光有工厂没有工人不行,光有设计的总工程师,没有高级技工也不行。工厂要开发新产品和提升产品的质量,就必须有一大批具有“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高级技工。
然而,一个年轻人要想成为一个高级技工,就必须从普通的蓝领工人开始干起,在生产第一线经历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的刻苦学习钻研和工作实践,最后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高级技工。
可是在如今的中国,不仅城里的年轻人不想当蓝领工人,就是农村的年轻人,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和就业困难,也没多少人真正愿意当蓝领工人的。那么,中国的年轻人为啥不想当蓝领工人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蓝领工人的社会地位低。蓝领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在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蓝领工人的社会地位很高,被人们称作是“工人老大哥”。但近三十年来,自从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后,蓝领工人的社会地位就下降了,尤其是在农民工成为蓝领工人的主体后,“农民工”就成了蓝领工人的代名词。现在的企业大都是私有制,蓝领工人都是企业主的雇工,谁要是敢对老板说个“不”字,马上就叫你滚蛋。即使是国资企业,由于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管理方式,蓝领工人的地位与私营企业相比,也好不到哪里去。
2、蓝领工人的工资待遇低。在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蓝领工人的工资待遇虽然也比干部和知识分子低,但差距不是很大。而现在,除了少数紧缺专业的高级技术工人外,大多数蓝领工人的工资待遇与白领和各级管理者相比,差距很大。
3、蓝领工人的工作环境比较艰苦。一般来说,与在办公的地方工作的白领相比,蓝领工人的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工作又脏又累。加上这些年大讲“致富光荣”,对“劳动光荣”也很少讲了,若不是为生活所迫,有谁还愿意蓝领工人呢?
4、“精英治国论”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说法,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现在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职业虚荣心,认为当蓝领丢人,即使当蓝领比做白领的工资多一倍,他也不愿意自己或让自己的子女去当蓝领。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中国现的年轻人大都不想当蓝领工人,因此导致高级技工的严重缺乏。近十来年,中国有一种怪现象,一方面,每年毕业的六、七百万大学生有许多人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工厂急需的高级技工又千金难求,即使这些年大学生不断“贬值”,高级技工不断“升值”,可还是没多少人愿意当蓝领工人。
1、技术工人的整体素质难以提高。年轻人不愿当蓝领,不仅导致许多文化程度比较高的优秀的年轻人不愿意加入到技术工人的队伍中去,另一方面也使中国的技术工人缺乏一种职业的成就感。当前,很多外企和私企抱怨中国的工人素质低,缺乏敬业精神。你想假如他们缺少职业的认同感、自豪感,他们怎么会对自己有自信?而敬业精神又是建立在自信心的基础上的。长此下去,素质高的的年轻人不愿进来,进来的又不愿钻研技术,我国技术工人的整体素质就不能提高,缺乏高级技术工人的局面不仅难以改善,甚至会慢慢的严重。
2、严重影响我们国家的经济的升级转型。要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有相应的人才保障,特别是要发展先进制造业,就必须培养造就一支高级技术工人占相当比重的熟练技术工人队伍。而如果素质高的的年轻人不愿当蓝领,进来的又不愿钻研技术,我国技术工人的整体素质就不能提高,缺乏高级技术工人的局面就无法改善,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实现经济的升级转型就会落空。
3、严重影响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才的竞争应以能力为主导,而不是以身份为主导;现代教育也应是以培养能力为目的的素质教育。因此,必须改变旧有的人才观念,抛弃高学历情结,积极推行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平起平坐,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并重并举的制度。而目前在我国,“不愿当蓝领”等旧有的人才观念,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对应试教育进行改革一直是举步维艰。其结果,一种原因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却是技校毕业生的供不应求,然而高校的扩招规模却在成千上万“望子成龙”的父母的推动下有增无减,这种盲目的“高学历”消费倾向应引起人们的认真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