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州挺好④|锦好医疗:让更多人听见“惠州声音”
从2011年湖南兄妹白手起家创立的小微企业,到2021年成功在北交所上市、成为助听器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再到成为拥有156项专利著作权、近6年累计销售量超1000万只的“瞪羚企业”……惠州市锦好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好医疗”)的蝶变故事,在惠州开始,也在惠州续写。
国内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在初创与前行路上,都是靠亲朋好友、兄弟姐妹一起打拼,锦好医疗也如此。创业前,王敏做的是电子科技类产品行业的外贸生意。有一次,一位客户要找助听器,他便开始接触助听器行业。王敏对助听器并不陌生,他的奶奶因年老失聪,就曾佩戴过助听器,但奶奶说那个助听器噪声太大,戴得很不舒服。当时王敏就想着帮奶奶找一款低噪音、佩戴舒适的助听器。
在为客户找助听器的过程中,王敏逐渐了解到,当时国内销售的国产助听器以模拟机为主,售价便宜,但噪声大,佩戴不舒适,市场拓展空间不大。而外国助听器头部企业主要使用DSP数字处理芯片,噪声低,佩戴舒适,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王敏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商机,便毅然决定自己创业。比哥哥小几岁的王芳在听完哥哥的创业思路后,也敏锐意识到机会难得,兄妹俩一拍即合,于2009年来到了惠州。如今,王敏回想起当初下定决心创业,与其说是自己把握了商机,倒不如说是为实现自己心中那一个从未忘记的梦想:希望奶奶以及像奶奶一样的老百姓,都能够买得起好用的、品质可靠的助听器,告别无声世界。
“之所以选择惠州,是因为这里离深圳近,而且电子产业发达,适合创业。”王敏认为,惠州是个幸福感很高的城市,在精挑细选过后,王敏将目光放在了获评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仲恺高新区这块创业热土。
手头资金有限,买了设备之后,剩下的钱只能租一间几十平方米的房子,就连办公用的桌子都是王敏父亲亲手做的。请不到工人,王芳便找了丈夫的哥嫂来帮忙。就这样,老板加员工只有4个人的企业成立了,王敏和王芳给公司取名“锦好”,这来源他们老家的一个方言词语,意为“一直都好,慢慢的变好”。
公司刚成立的那一段时间,兄妹俩都忙得团团转。哥哥王敏管生产管技术,妹妹王芳负责采购和推广,他们白天当生产员,和亲友一起在车间做产品,晚上当业务员,利用互联网和国外客户沟通,推广产品。凭借兄妹俩坚持不懈的努力,公司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2012年,公司年收入便突破了1000万元。
“助听器是一个有福报的产品,我们大家都希望企业的成长能像这样的产品一样。”白手起家的王敏与王芳一直坚信,哪怕力量微弱,但只要有发声,就会有回响。不到10年,兄妹俩就把公司经营得有声有色,助听器销售范围已覆盖欧洲、美洲、亚洲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过千万用户更好的提供了听力产品与服务。然而王敏知道,他的梦想还没有实现。
“纵使我们生产的助听器卖到世界各地,也没有人知道这是‘锦好’生产的。”王敏说,“因为公司做的助听器产品都是代工的,而且在国内的销售几乎为零。”
不仅锦好医疗如此,国内许多生产助听器的企业也大多以代工为主,国内助听器市场长期被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垄断。然而,知名度高的国外品牌助听器,售价往往要数千元到数万元,普通老百姓根本用不起,这让王敏决心要继续加大研发力度,做中国自己的助听器品牌。
打开国内助听器市场的重点是不停研发芯片、一直在优化算法,不停地改进革新验配技术,只有这样才可以跟世界品牌相媲美和“抗衡”。因此,锦好医疗加大资产金额的投入,开始布局助听器芯片和算法研发,购买了先进生产设备,组织研发人员多次到国外先进企业学习,与国内高校合作开展研发技术,引进博士助力公司进行技术创新。
“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研发资产金额的投入日渐增长,场地和资金成为公司发展的一大瓶颈。”王敏表示,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锦好医疗顺利解决了场地难题,很快就拥有了自己的生产基地“锦好智慧医疗产业园”,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也为锦好医疗的研发之路注入了动力。据介绍,2022年,锦好医疗享受税费减免近700万元,助力其在深耕助听器的征途上跑出“加速度”。如今,锦好医疗已成功成立子公司芯海聆进行数字助听器芯片的研究开发及设计工作,成为国内首家拥有自主芯片和算法的助听器企业,其产品JH-A610型号助听器还凭借出色的设计理念、卓越的产品性能和先进的创新技术成功问鼎红点奖。
“当前全世界超15亿人存在听力损失,全球助听器渗透率为17%-18%,而我国助听器渗透率还不到5%。”王敏表示,锦好医疗立志成为中国助听器“市场开发者、引领者”的角色,这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而惠州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助听器产品广阔的发展前途让他充满信心,“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成为助听器行业世界第一品牌,开启助听器‘中国创造’之路,从惠州走向世界。”
顶部主办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花城大道767号